繁中

EN

JP

  • EN

    JP

headerBg

金黃色湯底的毛蟹麵疙瘩

發現臺東慢食

發現臺東慢食

日期:2023.07.18

金黃色的毛蟹麵疙瘩,湯頭喝起有著海鮮燴麵的風味,有大鍋熱炒的鑊氣、五花肉和蔬菜的甜味,還有毛蟹的淡淡香氣。喝下每一口湯,甘甜的滋味都在口中不斷延續,原來這就是大竹溪的味道。

溪水是童年的遊樂場

你有在溪邊玩水的經驗嗎? 對於出生、成長在土坂部落的黃國緯、朱秀妹夫婦而言,童年的大竹溪就像水上樂園一樣樂趣無窮。當時的河床位置較低,溪流中有許多深潭,大雨過後溪水變深,小朋友們就噗通噗通一個個從土坂吊橋、溪邊高崖跳到溪水裡玩耍。已經當阿公的黃國緯到現在還記得以前「學校上課鐘響了,教室裡卻還空空的,老師都要從學校跑到溪邊來找學生!」

出生、成長在大竹溪流域土坂部落的黃國緯、朱秀妹夫婦,從小到大在有許多關於大竹溪的故事與生活經驗。

出生、成長在大竹溪流域土坂部落的黃國緯、朱秀妹夫婦,從小到大在有許多關於大竹溪的故事與生活經驗。

溪邊釣毛蟹的小獵人

跳水之外,小朋友們最愛的遊戲是「釣毛蟹」。毛蟹(臺灣扁絨螯蟹)是過去台灣東部溪流中常見的生物,黃國緯說小時候大竹溪的毛蟹曾經多到「把手放進石頭底下」就抓得到,體型也比現在大得多!

臺灣扁絨螯蟹因為蟹螯上有柔軟的絨毛,因此俗稱為「毛蟹」。

臺灣扁絨螯蟹因為蟹螯上有柔軟的絨毛,因此俗稱為「毛蟹」。

那麼毛蟹怎麼釣呢?黃國緯拿起溪床上的石頭,把田裡蒐集來的蝸牛殼咚咚敲破,取出蝸牛肉之後和溪石綁在一起,然後再拿一支竹竿、一條繩子固定好餌,放進溪裡,釣毛蟹的陷阱就完成了。

釣毛蟹最好的餌就是蝸牛。用石頭打破蝸牛殼,取出蝸牛肉。

釣毛蟹最好的餌就是蝸牛。用石頭打破蝸牛殼,取出蝸牛肉。

蝸牛肉和石頭綁在一起之後,固定在釣線上,就可以放到水裡等待毛蟹來吃餌了。

蝸牛肉和石頭綁在一起之後,固定在釣線上,就可以放到水裡等待毛蟹來吃餌了。

雜食性的毛蟹除了刮溪石上的矽藻為食,也會吃溪流裡的碎屑殘渣,對於帶有腐肉氣味的蝸牛肉更無法抗拒。黃國緯說,當大雨過後溪水混濁、毛蟹分不清究竟是餌還是河底殘渣時,溪邊的小獵人們會各自放四、五門陷阱,「玩水後回來咻一聲拉起釣竿,就會有好幾隻毛蟹緊緊夾著蝸牛不放。然後我們就在溪邊直接烤來吃!」

等待相思樹花開的獵人、等待大水來臨的毛蟹

對於土坂的排灣族人而言,毛蟹並非日常的主要食物,因為毛蟹個頭不大、肉不多難以填飽肚子,唯有在春雷響、相思樹花開,毛蟹帶有蟹膏、蟹黃之際才是最好的品嚐季節。5-6月間,毛蟹為了生育下一代,性成熟的公蟹和母蟹會在梅雨來臨時乘著大水一舉「沖」到河口,展開交配、產卵,孕育下一代。沒有被大水沖進海裡的毛蟹,一部分爬進入了蟹籠陷阱裡,讓族人珍惜地享用濃郁的滋味和香氣。

性成熟的準備好到河口生育下一代的毛蟹,公蟹會有蟹膏、母蟹會有蟹黃。

性成熟的準備好到河口生育下一代的毛蟹,公蟹會有蟹膏、母蟹會有蟹黃。

大竹溪排灣族人捕毛蟹的方法,是在溪底設置蟹籠,內部放蝸牛、秋刀魚或吳郭魚塊作為誘餌。蟹籠開口朝向下游,讓誘餌的氣味隨著溪水往下散播。螃蟹、溪蝦聞到氣味,就會循著味道爬進籠子,但是飽餐一頓之後便難以從蟹籠深處小小的洞口逃脫。 順利來到河口的毛蟹爸媽展開交配,而在海中孵育成長的毛蟹寶寶,會再循著爸媽降海的路途,從河口溯溪而上,沿溪覓食、一面走、一面長大,大約2-3年性成熟之後,等待屬於牠的大水、降海開啟下一個生命循環。

傳統的蟹籠以竹子或黃藤編製。開口大的入口朝向下游。開口小的一端放入誘餌,再以空罐頭蓋住。

傳統的蟹籠以竹子或黃藤編製。開口大的入口朝向下游。開口小的一端放入誘餌,再以空罐頭蓋住。

現代的蟹籠則是塑膠製,五金行就可以買到,原理與傳統的相近。安置蟹籠陷阱時,要用石頭壓到溪底,位置則要選擇水流較平緩的地方。獵人會想像自己是毛蟹,國緯大哥說:「所以重點是要讓毛蟹聞得到、也找得到!」

現代的蟹籠則是塑膠製,五金行就可以買到,原理與傳統的相近。安置蟹籠陷阱時,要用石頭壓到溪底,位置則要選擇水流較平緩的地方。獵人會想像自己是毛蟹,國緯大哥說:「所以重點是要讓毛蟹聞得到、也找得到!」

被秋刀魚餌氣味吸引,爬進塑膠蟹籠陷阱裡的毛蟹。

被秋刀魚餌氣味吸引,爬進塑膠蟹籠陷阱裡的毛蟹。

十年的捕蟹熱潮

排灣族人傾聽自然、僅在春雷響、相思樹花開時捕蟹的生活韻律,在民國89年左右開始有了變化,當時東臺灣吹起一股毛蟹熱潮,臺東知本許多餐廳都開始供應毛蟹料理,有了需求,也就帶動供給。 黃國緯回憶,在那股毛蟹熱潮之際,軍職退休後的他也投入捕毛蟹。下午出發開始從中游一路往上游走,沿溪放置數十個蟹籠,天黑之後就住在山裡,到了清晨再一路收籠。收穫多的時候一趟就能抓到50至60斤的毛蟹。回到部落,收購商已經拿著現金在等待,接著一路從臺東賣到花蓮、宜蘭。 回想當時的毛蟹數量之豐富、需求量之大,黃國緯說只要每個禮拜去捕一次,一個月的收入就足夠買一台摩托車了!當時部落有二、三十戶人家都靠捕毛蟹來養家,獵人們有各自的河段,也發展出各自的手法,大竹溪當時可說是族人重要的生計來源。

十年的生態修復

十年多的捕蟹熱潮延續到民國98年,當莫拉克颱風帶來大量雨水和土石沖刷,大竹溪的溪床在颱風過後整整增高了十公尺。原本毛蟹活動的溪石間隙、刮取矽藻覓食的生活空間全部被土石填滿,毛蟹的棲地消失了,毛蟹也消失了,捕毛蟹的熱潮也就此結束。 黃國緯說,直到這兩三年、莫拉克風災整整十年之後,毛蟹才慢慢在大竹溪再次出現。孩子們都回家的時候,他就會到山裡抓一些毛蟹,全家人一起分享屬於家鄉大竹溪的味道。

金黃色湯頭的毛蟹麵疙瘩

族人會怎麼料理大竹溪的味道?秀妹姊和我們分享一道小時候就看著老人家煮的溪流料理-「毛蟹麵疙瘩」。

土坂部落的毛蟹傳統料理-毛蟹麵疙瘩。

土坂部落的毛蟹傳統料理-毛蟹麵疙瘩。

秀妹姊說,族人到大竹溪漁獵的主要目標是鱸鰻、日本禿頭鯊、苦花,毛蟹的肉不多、吃不飽,更多是在享受品嚐的過程。因此毛蟹麵疙瘩主要是用毛蟹熬湯,把蟹膏、蟹黃的味道煮出來,增添湯頭的美味,然後加上會吃飽的麵糊,還有隨手可得、增添氣味的野菜,就是一碗最熟悉的毛蟹麵疙瘩。 毛蟹麵疙瘩的作法有點像是中式的湯燴麵,先把豬肉和蔬菜的香氣和甘甜炒出來作為湯底,然後加入一匙一匙的麵糊在湯頭裡凝結成麵疙瘩,嚐起來有蔬菜的清甜、豬肉的香,還有吸了湯汁的麵疙瘩。然而土坂部落老人家傳承下來的毛蟹麵疙瘩,因為有毛蟹的菁華,讓湯頭的風味更上一層樓!

大竹溪的河鮮滋味

秀妹姊說,溪裡捕回來的毛蟹通常都還是活的,這時候要先準備一鍋冷水,把新鮮毛蟹放入鍋然後蓋上鍋蓋開火,煮到毛蟹熱暈、沒有動靜了就可以關火,接著把毛蟹取出來沖冷水放在一旁備用。

煮新鮮毛蟹的重點,在於冷水就要下鍋。煮到毛蟹不動了,就可以先拿起來沖冷水備用。

煮新鮮毛蟹的重點,在於冷水就要下鍋。煮到毛蟹不動了,就可以先拿起來沖冷水備用。

湯底的材料除了毛蟹,還有豬五花肉、洋蔥、紅蘿蔔、蔥段。麵糊的則是用中筋麵粉加飲用水調勻成糊狀,放在一旁備用。 準備好一只大炒鍋,秀妹姊先將切成小塊的豬五花肉下鍋,用小火慢慢煸出油脂,直到粉紅色的肉變成金黃色、散發出香氣之後,就可以放入備用的毛蟹開始用大火炒。當毛蟹的身體開始使轉紅,再接著放入紅蘿蔔絲、洋蔥、蔥段一起拌炒。一路炒出香氣之後,加入2-3大碗的飲用水,就可以蓋上鍋蓋、開中火熬蟹湯。

豬五花肉炒、紅蘿蔔、洋蔥、蔥段炒香之後,就可以把備用的毛蟹放回鍋裡一起炒。

豬五花肉炒、紅蘿蔔、洋蔥、蔥段炒香之後,就可以把備用的毛蟹放回鍋裡一起炒。

毛蟹身體轉紅,就可以加水。

毛蟹身體轉紅,就可以加水。

鍋裡咕嚕咕嚕的滾時,毛蟹的蟹膏、蟹黃會慢慢釋放出來,大約滾10分鐘之後,清清的蔬菜豬肉湯已經變成變成金黃色的毛蟹菁華湯。

中火滾10分鐘左右,毛蟹的菁華-蟹黃、蟹膏都已經被煮出來融進湯裡,成為一鍋金黃色的高湯了!

中火滾10分鐘左右,毛蟹的菁華-蟹黃、蟹膏都已經被煮出來融進湯裡,成為一鍋金黃色的高湯了!

打開鍋蓋,秀妹姊交代「這時候就可以先把毛蟹拿出來了,不然會煮過頭!」取出毛蟹之後,秀妹姊用湯匙一匙一匙把麵糊放入湯頭中,然後繼續開中火把麵疙瘩煮透,再加入適當的鹽調味。 最後要起鍋之前,放入一大把的芥菜,秀妹姊說,過去其實比較常用山裡的野菜,例如龍葵、山萵苣等等,「山裡的菜比芥菜或 A菜更有味道!」關火之後,剛剛先取出的毛蟹再放回湯裡,然後就可以盛盤上桌!

增加香氣和色彩的蔬菜最後加!

增加香氣和色彩的蔬菜最後加!

這鍋金黃色的毛蟹麵疙瘩,湯頭喝起有著海鮮燴麵般的風味,可以嚐到大鍋熱炒的鑊氣,還有豬五花肉、蔬菜、毛蟹的甜味,除此之外,還散發著第一次品嚐到的毛蟹淡淡香氣,喝下每一口湯,甘甜的滋味都在口中不斷延續。於是我們終於了解這清甜的滋味、淡雅的香氣,原來就是大竹溪的味道。

金黃色湯底的毛蟹麵疙瘩作法

  • 1.	鍋中放冷水、新鮮毛蟹入鍋。

    1. 鍋中放冷水、新鮮毛蟹入鍋。

  • 2.	蓋上鍋蓋,開火。

    2. 蓋上鍋蓋,開火。

  • 3.	溫度升高到毛蟹不動了,就可關火取出毛蟹,沖冷水備用。

    3. 溫度升高到毛蟹不動了,就可關火取出毛蟹,沖冷水備用。

  • 4.	開始準備湯底:小火把豬五花肉炒出油脂和香氣

    4. 開始準備湯底:小火把豬五花肉炒出油脂和香氣

  • 5.	豬五花肉轉成焦黃色之後,就可以把毛蟹放回鍋裡,開始大火熱炒。

    5. 豬五花肉轉成焦黃色之後,就可以把毛蟹放回鍋裡,開始大火熱炒。

  • 6.	毛蟹殼開始轉紅後,把洋蔥、紅蘿蔔絲、蔥段放入鍋裡一起炒。

    6. 毛蟹殼開始轉紅後,把洋蔥、紅蘿蔔絲、蔥段放入鍋裡一起炒。

  • 7.	加入2-3大碗的飲用水,蓋上鍋蓋,開中火開始熬蟹湯。

    7. 加入2-3大碗的飲用水,蓋上鍋蓋,開中火開始熬蟹湯。

  • 8.	煮大約10分鐘後,打開鍋蓋,湯已經變成金黃色的!代表蟹黃、蟹膏都已經釋放出來,菁華都在湯裡了。

    8. 煮大約10分鐘後,打開鍋蓋,湯已經變成金黃色的!代表蟹黃、蟹膏都已經釋放出來,菁華都在湯裡了。

  • 9.	這時候要把熟透的毛蟹先取出來,避免煮太久。

    9. 這時候要把熟透的毛蟹先取出來,避免煮太久。

  • 10.	接著開始一匙一匙下麵糊

    10. 接著開始一匙一匙下麵糊

  • 11.	麵糊吸收了金黃色高湯,開始慢慢凝結成形變成麵疙瘩。

    11. 麵糊吸收了金黃色高湯,開始慢慢凝結成形變成麵疙瘩。

  • 12.	最後把很快就熟的芥菜或野菜放入湯裡。

    12. 最後把很快就熟的芥菜或野菜放入湯裡。

  • 13.	起鍋盛盤之後,不要忘記把毛蟹放回金黃色湯底的麵疙瘩裡~

    13. 起鍋盛盤之後,不要忘記把毛蟹放回金黃色湯底的麵疙瘩裡~

  • 14.	完成!帶有海鮮燴麵滋味的「金黃色河鮮毛蟹麵疙瘩」。

    14. 完成!帶有海鮮燴麵滋味的「金黃色河鮮毛蟹麵疙瘩」。

  • 相關文章關鍵字
  • #排灣族
  • #流域
1 1 1 1 1 1 1 1 1
1 1 1 1 1 1 1 1 1